当前位置: 主页 > 业界热点 > 建筑话题 >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字号+ 作者:monster 来源:未知 2016-09-07 15:13

【宣言】
“住宅是用于居住的机械” 
 
这句话,或许是每一个建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绕不开的一句台词。1923年,柯布西耶将它写在了当时出版的《走向新建筑》一书中。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勒.柯布西耶
 
柯布说:现代建筑的基本精神是民主与科学,那么这本书,就是建筑中民主和科学的宣言。
 
他提到,“住宅是居住的机器,浴盆、阳光、热水、随意调节的温度、保存菜肴、卫生、比例良好的美。扶手椅是坐人的机器,”等等。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他强调,每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工程师受经济法则的推动,受数学公式的引导,使我们与自然法则一致,达到了和谐”
 
他鼓励,房屋应该以工业的方法被大规模建造。 “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假,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他赞美,最美的形体是简单的几何形体。“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
 
自此,勒柯布西耶成为了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柱板(暗梁)承重体系的代表——多米诺结构,也应运而生。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多米诺模型
 
柱板结构借以运用了钢筋、水泥的特性,使得在传统的建筑中原本起到承重作用的墙壁完全从结构中得以独立。因此,用建筑师安藤忠雄的话说:“建筑可以被分成骨架和筋膜来思考 ”
 
这一改变,对于生长在亚洲,对木结构建筑了如指掌的我们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十分突破的“壮举”。然而,以叠砌式的石墙为主流架构的欧洲,却以这次巨大的突破为契机,获得了现代建筑的全新表现手法。
 
柯布西耶的作品中,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便是萨伏伊别墅。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Villa Savoye
 
名称:萨伏伊别墅
地点:巴黎近郊
时间:1928-1930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柯布将这套全新的柱板系统所带来的架构命名为“新建筑的五项要点”。分别是:独立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水平带窗和自由立面。萨伏伊别墅,正是这五项要点经过某种公式化处理之后的完美呈现。
 
【观点】
综上所述,可以见得,从具象思维上来说,住宅确实是居住的机器。这些机器,生而服务于人,它们从被设计的那个瞬间开始便肩负起了辅助人类追求更好生活的责任。
 
然而,小编认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并非对可居住的建筑唯一的诠释方式。换言之,建筑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机器。
 
没错,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柯布西耶提出的柱板结构被无限复制,以一种或水平或垂直的方式被粘贴到城市的大空间里,为人们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居所。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马赛公寓
 
“密斯·凡·德罗甚至提出了现代建筑追求合理性、普遍性的还原倾向之终极目标 ”简单的说,就是“普遍空间”(Universal Space)
 
小编之所以认为,机器对住宅的定义并非最优解,是因为从远古社会发展至今住宅并非像工业时期一样一成不变。
 
从福建客家土楼到圣托里尼蓝白相间的聚落,建筑充满情怀,不仅仅承载着每个家庭的故事,更代替着书本记载着不同地域的传承。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福建土楼
 
初夏的一次旅程中,圣托里尼的聚落式住宅令小编印象深刻,白色的墙壁营造出了与爱琴海相映衬的浪漫画卷,同时也令人惊叹于如此浑然天成般的统一与和谐。
 
 
这种奇观,并非由一个个想同的小单位堆叠在一起产生的结果,也不同于现代办公大楼那样呆板且功能单一。事实上,这正是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双重力量相互支撑得来的结果。
 
圣托里尼岛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的火山爆发,知道火山最终沉入海底,周围的岩壁裸露在海面上,才形成了如今的圣托里尼岛。参照这份地图,可以看出一个若隐若现的环形和中间的火山岛(Palia Kameni)
 
 
在圣托里尼岛上,随处可见的是在断崖顶上匍匐着的白色聚落,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面朝大海”。这与岛上居民靠海为生的生存本能是分不开的。房子向海而生,让他们可以随时观察海上的气象。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面朝大海”的圣托里尼住宅
 
但是,每一座房子都有自己特有的形态,在岛上,很难能找到两座完全一样的小房子。它们各有各的形态,各有各的功能。每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白色个体,都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共同成就了今天的圣托里尼。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圣托里尼形态各异的住宅
 
道路与广场,作为居民之间的“纽带”为生活在这里的人提供了公共空间。道路不宽,似乎只够两股人流相向而过,路边的杂货铺和餐厅老板到了夜晚也会收起热情的邀请,亮起门口的灯,为晚归的人增加一分明亮。
 
圣托里尼的广场,更像小区的街心公园。也是除了岛上民居的后方花园或者游泳池外,风景最好的地方。因为日光十分强烈,广场上的树木在夏日中已经略显萎靡却成就了绝佳的荫凉防晒去处。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圣托里尼小镇
 
人们在这里停留,聊天拍照,傍晚,连当地人也会在这里重新聚集起来,观赏最美的日落。坐在广场上的矮墙上,坐上一天观察游人,看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褪去了都市中行色匆匆的严肃尽情享受这个古老村落带给他们的惊喜与变幻,也是不错的选择。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圣托里尼傍晚
 
欣赏完圣托里尼的美景,不禁反思,如今现代人的“群居生活”是否也能像这个古老聚落一样,在保持着自己独立性的同时,也为居住者之间创造着如此诗意的“纽带”么?
 
现代人,特别是生活在当今中国的我们,群聚而居是最普遍的生活方式。小区,公寓,单元紧紧地将每一个家庭从个体变成一个庞大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类有着属于自己能遮风避雨的精神居所,也共同创造着历史。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它为人类提供了遮风避雨空间与四面包围的安全感。建筑服务于人,成为了人们评判幸福感时最先着眼的事物,建筑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改善着人类的生活。也是前线的士兵,为了人类最基本的诉求,不断向前。
 
但住宅不只是居住的机器,它像是一本书,一盆花或者一个朋友。它可以让我们在它的身上阅读千百年间的历史,可以让我们安静下来静静欣赏它此时此刻带来的韵味,也在每一个当下,和那些居住在它体内的人共同创造着幸福的时光。
 
谢谢每一个耐心的读者读到这里。就这个话题,小编为大家推荐两本书,也是这篇文章的参考书。
 
1
《走向新建筑》
勒·柯布西耶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2
《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安藤忠雄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么?
 
谢谢大家~
 
文/Hazel   图片/网络
本文为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以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