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建筑旅行 > 寻师问筑 >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字号+ 作者:monster 来源:未知 2017-08-30 17:08

“人类不应该考虑用技术去征服自然。我们在建造建筑物时应该考虑建造能被自然认可被自然接受的建筑。”
——伊东丰雄
 
7月25日,位于东京惠比寿的伊东建筑塾(ITO JUKU)内,伊东以“将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主题,为80名来自中国各地的学生讲述他近日一些新的建筑思想。这已是【寻师问筑】连续两年在此地与伊东进行学术交流。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Judy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李思遥
 
伊东的建筑并没有一个固定成型的套路,他摒弃了建筑的重量感和永恒性,而追求像水一样随时代变化的流动性。交流中伊东提到了在上海刚刚结束的“伊东丰雄曲水流思”个展,展览中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建筑思想。他说:“建筑是鲜活的。如同流水一般,建筑和我们的人生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曲水流思”一名来源于中国古代习俗“曲水流觞”,即文人们从河中取酒,分享哲思,举觞相庆。在伊东看来,古代文人们通过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是一种具有文化性的游戏。正如他的创作过程就像不断地从河流中掬取思想之水,其富于流变的作品若河流的漩涡,各具独立空间,又交融于河流的水波。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仙台媒体中心模型前 ©PSA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模型前 ©PSA
 
伊东谈到在展厅中央特别放置了一张流水型的长桌,流水的形状折射了他持续流变的创作风格,同时寓意他的创作灵感时常起源于自然世界。长桌上呈现的是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逾三十个项目的一百三十多件模型,并以时间顺序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皆展示了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及相关模型。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PSA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PSA
 
对于本次的演讲主题伊东解释道,当青蛙跳跃在水面上,带动的波纹会缓缓的向四周扩散,慢慢的越来越大 ,然后消散,一个个的波纹互相的影响,流动 ,而他的设计就像这水波一样。打破传统的六面体空间的概念,空间无以名状,界限模糊,相互渗透,形成“流动性空间”。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Judy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Judy
 
建筑与流动是一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体,建筑最终会以某种确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由于人、时间的介入,建筑便被赋予了生命感。建筑本身虽然是静止的,却并不妨碍人们用它来感觉流动。
 
伊东说空间流动性对于我们提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亚洲人来讲,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日本,伊东小时候使用的包布上面的蔓藤花纹,用像漩涡一样的花纹包布裹东西的话,花纹的力量会转化到被包裹的东西上,从而唤醒物体内在的东西。人文借助于漩涡的力量,对自己和周围的繁荣和不朽进行祷告,包布上漩涡的模样不仅是联系的神圣力量,而且是与所有潜在物质的一种模样。纹饰,已经超越了装饰的境界。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蔓藤花纹(日文为:唐草)
 
伊东在设计中十分重视“空间的流动性”,交流中他通过几个实际项目来进行解析。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中国台湾,2005年9月-2016年9月
歌剧院作为伊东流动性建筑的代表作,从设计到竣工一共花费11年的时间,期间克服数次施工作业难题,经过多次方案调整后终于完成了它的最终形态。建筑主结构由几片曲面墙壁围合形成,曲面墙壁与嵌入式地板和核心服务墙相连。混凝土外立面不张扬,而内部充满了立体曲面。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DEZZEN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Lucas K Doolan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Lucas K Doolan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Lucas K Doolan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DEZEEN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DEZEEN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DEZEEN
 
 
 
巴洛克国际博物馆  墨西哥普埃布拉  2012年8月-2016年2月
博物馆不是采取常规性的“方盒子”外观,而是采用曲线的白色混凝土墙和水景庭院设计,使建筑像泉水一样从地面上渗透出来,然后渐渐长大。曲面的墙体来打破博物馆的僵硬秩序,让每个展厅空间流动起来,把轻盈、超凡的流动之美发挥到淋漓尽致。博物馆内设有永久性展厅有八个,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主题,共同构建了巴洛克艺术的全部图景。主要展示了巴洛克艺术的作品,从绘画、雕塑、时装到建筑、音乐、戏剧、文学和美食表达巴洛克对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 Patrick Lopez Jaimes / Danstek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 Patrick Lopez Jaimes / Danstek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 Patrick Lopez Jaimes / Danstek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 Patrick Lopez Jaimes / Danstek
 
 
岐阜媒体中心  日本岐阜  2011年2月 – 2015年2月
采用开放式空间布局模式,以漏斗形屋顶限定空间。这些用聚酯纺织物和无纺布粘合材质制成的大型倒扣漏斗状灯罩,可以使从上部天窗透进的光柔和地向室内扩散,保证了采光的同时,界定了空间的使用功能。媒体中心的阅读区域、多文化交流广场、市民活动交流中心、机构办公区域,只是通过桌椅等家具作简单的范围设定,不作墙体分隔。人们聚会、交流、传递信息,泛起无数的“小漩涡场所”,由这些小漩涡产生波动,相互碰撞,掀起憧憬未来的波澜。这种波动又唤起各种各样的自然的流动( 空气、光、热、地下水等等),利用自然能量产生舒适的居住环境。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GiFu Media Cosmos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一层空间 ©MONSTER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办公区域 ©MONSTER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阅读空间 ©MONSTER
 
 
 
宁波华茂国际学校图书馆 2015年10月
宁波华茂国际教育图书馆是伊东在中国最新的项目。伊东希望在该项目中营造一种在大树之下的感觉,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空间。于是,他撷取了树木形态转为这栋建筑的结构。他认为,亚洲的建筑曾与自然维持密切联系,但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迫使亚洲丧失了地域特色。所以他的实践尝试超越现代主义,重建开放的建筑与城市。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宁波华茂国际教育图书馆效果图 ©PSA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伊东丰雄 曲水流思“展厅 模型细节 ©PSA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模型细节 ©郭俊
 
“空间的流动性”在伊东的作品中具体体现在空间的边界、瞬时性以及空间秩序的均质化三个层面。针对他提出的“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中”这一主题,现场不少人心存疑问纷纷向伊东进行请教。
 
 
Q1:您如何看待形式逻辑与材料结构逻辑之间的矛盾?
其实设计没有最好的统一标准,设计不是方程式。建筑师需要在建造过程中考虑,时间、经济、场景等因素。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结构或材料等方面的选择。
 
Q2:您认为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要如何设计出融于自然的建筑?
时间的长河中,历史会在每个城市的每个角落留有痕迹,不管城市如何变化与发展,历史的印记始终存在。不论是上海,还是东京,任何国家的城市都是如此。例如从老旧的庭院依旧能感受到自然。在生活中多观察,留意细节就能有所收获。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Judy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Judy
 
Q3:您的作品中有许多都会运用树木的形态,或者蕴含森林元素。不断重复这种创作想表达什么呢?创造的已经和树和自然有什么关联。
我认为人在大自然中最幸福,之前的一个项目,地面设计成起伏状,小孩子会非常兴奋喜欢,就连大人也会为其驻足。向大自然靠近后,人就会自然放松下来。所以,我会尽量把大自然的元素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其实不建建筑是最好(笑脸),内心很矛盾。每次一设计就在想,一方面要做的很自然,自然 ,就不能做建筑,但是人的生活需要建筑,所以,只能去做接近自然的建筑。人类不应该考虑用技术战胜自然,应该建造被自然祝福的建筑。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Judy
伊东丰雄 | 将亚洲(空间)的流动性融合到建筑之中
©Judy
 
 
图片 | 见注解 编辑 | Monster
文字 | 整理自《伊东丰雄交流会》部分源于网络 
本文为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